华声在线5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在湘江之畔,渌口区朱亭镇有一棵名叫“拴马樟”的古樟树,树高约23米,冠幅约30米,需要3人以上才能合抱。它静静伫立了1800余年,是株洲最年长的古樟树之一,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注视着朱亭古镇的岁月更迭。如今,这位“树先生”不仅是国家认定的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更是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树”。

朱亭千年古木“拴马樟”航拍。受访者供图
一棵“拴马樟”,一段三国缘
关于拴马樟的故事,朱亭人代代相传。根据《拴马樟记》记载,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刘备驻荆州期间,命张飞巡视湘南各县。当张飞一行沿湘江溯流而上抵达蒲湾(今朱亭),被这里的山水所吸引,便登岸拜谒祖师殿,并将坐骑拴在这棵樟树上。不久,敌军突至,张飞凭着战马的嘶鸣预警,及时脱身。后人为纪念这段传奇故事,将这棵樟树称为“拴马樟”“依矛樟”。
2019年9月,渌口区召开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成果专家评审会,区内283株古树名木通过评审,“拴马樟”树龄定为1808年,成为区内最“年长”的古树。其树干粗壮,青苔密布,尽管树冠顶部略显枯槁,树下却新枝吐绿,生机盎然。正如网友所说:“这是一个用1800年守护一个传说的老朋友。”
千年古樟的根,扎进湘江边的泥土;故事的魂,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里。
在文化记忆与故事传说的加持下,朱亭古镇重新焕发生机。近年来,渌口区引入“五号山谷”等品牌,对朱亭进行整体文旅规划开发,依托古街、码头文化与湘江生态资源,打造民宿集群和研学基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巧妙融合。

朱亭千年古木“拴马樟”前雕塑。受访者供图
一树一镇一传承,这是“历史留下的浪漫”
如今的朱亭,既有流水人家的古镇风貌,也有年轻人追捧的“文艺范儿”。节假日时,祖师殿下人头攒动,拴马樟前游人驻足拍照,小桥流水之间,是文化的传承与当代生活的对话。
“‘五一’期间,朱亭的民宿几乎全部订满。所以节后,我们特意来感受下‘网红古镇’的魅力。”5月8日,来自长沙的游客周少杰告诉记者,他是被朋友推荐的“拴马樟”吸引而来,“在祖师殿祈福,再去湘江边晒太阳,‘打卡’这棵千年古树,觉得整个人都静了下来,这是历史留下的浪漫。”
对于“拴马樟”的出圈,自媒体“村里来信了”主理人郭那也深有感触。每年她都会来朱亭拍摄“拴马樟”的素材,“拴马樟的传说特别适合短视频讲述,它有历史,也有人文故事。”郭那表示,像朱亭这样的历史文化小镇,一旦找到合适的传播方式,就能让年轻人也产生情感连接。

朱亭千年古木“拴马樟”的古树名木保护牌。受访者供图
朱亭不仅有拴马樟,还有祖师殿、古街巷和果园研学体验。朱亭鲜果小镇占地逾千亩,蓝莓园、柑橘园、百果园依山而建,成为学校研学和亲子游的重要目的地。每到假期,湘江边热闹非凡,市民游客三三两两在水岸露营、听音乐、拍古装,老街巷里则人声鼎沸,满是市井烟火。
此外,每年端午节前夕,朱亭河面上龙舟竞渡,桨浪翻飞,同样吸引着大量游客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