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浙商职院大学生暑期寻访“剑灶村”,解码乡村振兴的共生之道

更新时间:2025-07-16 11: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沐子 通讯员 方微 王丽敏 田晨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实践成果,探索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近日,潮新闻记者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绍兴剑灶村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据悉,此次实践旨在通过走访特色产业基地、回顾乡村振兴历程及与当地村干部、村民深入交流,总结其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方面的成功经验。

受访者供图

实地走访:触摸剑灶村的“生态与人文”

团队成员抵达剑灶村后,工作人员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情况。剑灶村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南部,地处会稽山余脉腹地,村域面积约2.8平方公里,现有农户286户,常住人口730余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村内依托山水资源培育了茶园、十味果园、菊花园三大特色农业基地,逐步形成“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格局,先后荣获“浙江省3A级景区村”“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等称号,其发展模式被纳入绍兴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库,成为区域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示范标杆。

随后,队员们来到剑灶村村史馆,通过珍贵的老照片、实物展品及文字介绍,系统回顾了剑灶村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到如今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振兴历程,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背后的艰辛与成果。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重点考察了剑灶村的越王勾践屯兵练剑处。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到:“该处作为“胆剑精神”的发源地,因勾践设灶铸剑、屯兵练兵得名。”团队成员触摸着残存的剑灶石壁,两千多年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壮志仿佛穿越时空,扑面而来。

受访者供图

深入访谈:聆听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为更全面了解剑灶村的发展故事,队员们与村党委副书记陈福兴、妇女主任金菊美等村干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

陈书记围绕剑灶村的产业规划、政策落实等方面展开交流,他表示,剑灶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更离不开全体村民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从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种植,到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金主任详细介绍了村里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从参与特色种植到投身乡村旅游服务,妇女群体已成为推动村庄发展的“半边天”。她提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村里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就业能力,不少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访谈中,村民们也热情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变化,言语间充满了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国家政策的认可与感激。他们纷纷表示,家乡环境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受访者供图

躬身践行:考察收获转化为成长动力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都收获满满。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大家不仅直观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革,更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意义。队员们表示,剑灶村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模式,为旅游烹饪专业的学习提供了生动案例,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了更紧密的结合。同时,村干部们的担当与奉献、村民们的热情与积极,也让队员们深受触动。大家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一个人脚踏实地的努力。

受访者供图

作为新时代青年,队员们在此次考察中更清晰地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也更深刻地体会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剑灶村的蜕变证明,基层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力量的注入。未来,队员们将把此次考察的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扎实掌握专业技能,主动关注乡村发展需求,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基层实践中绽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泥巴网 赣ICP备202505557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