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评论员 何嵘
近日,滇港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介会在昆明举行,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产业生态,开发“中医药+康养文旅”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中医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治病救人,到如今的中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新产品、“中医药+康养文旅”等新业态,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且产生了不少知名品牌。

三七籽犹如盛开的红花。云南日报记者 张文峰 供图
作为旅游大省、康养宝地,云南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多元推动中医药与农业、旅游、康养等领域的融合,展现出巨大的产业潜力和投资价值。
从三七汽锅鸡、天麻火腿火锅等地域美食,到石斛面膜、重楼精华液等美妆产品,云南正将中药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消费商品;此外,康养旅居也正为云南的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如“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近3年来游客屡创新高,去年达7亿人次,旅居人数近400万。
尽管如此,但目前“中医药+”融合形态不够丰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仍制约着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天麻。云南日报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万志菊 杨鹏程 刘皋 供图
推动“中医药+”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要走好融合创新之路。一方面,应强化系统设计,将“中医药+”与乡村振兴及休闲旅游等产业整体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中医药+”的融合形态,探索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应加强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既懂中医药知识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