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7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通讯员 谭枝)7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50强榜,通过企业聚集度、资本活跃度、创新聚集度和环境友好度四大维度评估近300座城市。长沙和株洲两城跻身低空50强,分别位列该榜单的第25位、第36位。
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全国前三位。珠海、绍兴、芜湖、株洲等13座地级市以差异化路径突围,中小城市正成为低空经济生态的重要参与者。
长沙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的省会城市,产业链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多个环节。目前,长沙明确“一核两翼多园”战略布局,即以黄花国际机场为核心,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示范区,依托开慧通用机场、宁乡通用机场形成南北两翼产业带,建设山河智能产业园、博云新材创新园等5个特色园区。
株洲凭借深厚的航空工业底蕴,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已聚集山河星航、翔为通航等120余家航空航天企业。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入围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芦淞机场通航运营能力位居湖南首位、全国前列。当前,株洲加快拓展风光游览、城市安防、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应用场景,低空经济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
湖南近年推出多项务实举措,加快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去年6月出台12项支持政策,从加大传统通航运营补贴和新型航空器运营支持力度、拓展应用场景、积极招引低空企业等方面多点发力,以“政策热”助推“产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