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东莞潮玩走出国门,亮相在巴西举办的金砖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工业城市的制造之美。“制造美学”,这一凝练着制造业变迁、价值、理念的东莞品牌,在国际舞台再次熠熠生辉。

东莞潮玩亮相巴西里约热内卢。
制造,何以成为美学?
问来路,是“世界工厂”产业链条升级的成果;看价值,是审美追求创造的溢价空间;寻踪迹,是东莞34个镇街园区的制造强企正在实践的变革。
设计、工艺、生产、产品、人文、理念,从6个维度出发,南方+将深入东莞一线寻找美、发现美,用产业变革的一手材料,讲述文化引领制造蝶变的东莞故事。

在东莞,22万家工业企业星罗棋布,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各层级企业数量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是东莞40余年的发展积淀。

音乐剧《东莞东》讲述2亿劳动者在东莞奋斗过的时代故事。
轰鸣的机器声、运作的流水线、忙碌的工人群,东莞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积累起原始财富。伴随着制造业的演进,成熟起来的产业结构需求新的增长点,偏重物质的城市文明呼唤精神文化的共进。
智能的机器人、闪烁的电子屏、原创的设计师,东莞企业从技术、品牌、文化中找到产业升级的方向。在建设城市文明的过程中,东莞作为区域(城市)产业名片计划的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凝练工业文化,塑造新的工业形象。

2024年12月,《东莞制造美学城市IP研究报告》发布。
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东莞在全国首次提出“制造美学”概念,将产业升级的亮点、工业文化的核心、城市发展的理念用“美”这一代表人类精神世界至高追求的概念囊括,以制造为基础,美学为价值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城市品牌。

对美的追求,是提高产品审美价值、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制造美学的探讨,是东莞从企业到城市共同的课题。
制造之美,美在何处,价值几何?答案在东莞34个镇街园区、22万家工业企业、涵盖新旧产业的生产实践里。

东莞传统四大特色产业之一的家具制造业。
漫步者耳机为电影《流浪地球2》制作模型,未知星球科技无弦智能吉他屡获国际设计大奖,设计之美驱动东莞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形成行业竞争力。
微石文化潮玩生产精度达0.01毫米,洋臣家具对产品进行上千次耐久性试验,工艺之美,让东莞产品在细节处释放美感,变工业品为艺术品。
徐记食品投资超5亿元打造“智能工厂”,慕思睡眠数字化建设实现软床行业柔性定制,生产之美聚焦技术革新,传统制造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得利钟表打造全球领先的SAGA世家表自主品牌,哈一代中药玩偶深受年轻人喜好,产品之美体现着东莞强大的制造力。

4月10日,“制造·美学·城市:创新与更新的对话”主题沙龙和“我在!一座城和两亿人的在场证明”当代艺术展在北京举办。
制造本身的美,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强的竞争力,推动产业纵深变革。而东莞进一步延伸,挖掘产品蕴含的人文关怀与制造者的创作理念。
从表达年轻态度的潮玩企业,到践行环保理念的光电园区,东莞企业正在践行的人文之美与理念之美,有关东莞在制造业发展到更高阶段时,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协调并进,这正是制造美学深入探讨的命题。

即日起,南方+将推出《走读制造美学之城》栏目,专业记者团队走进制造企业,探访那些藏在齿轮咬合间的匠心、流动于产品线条中的智慧,解码从“制造”到“智造”背后的美学逻辑。

东莞纺织服装服饰产业正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我们将梳理七大产业匠心脉络。深入科技制造的硬核与浪漫、触摸家具产业的木韵与线条、解码家电产品的智能与温度、品味食品饮料的工艺与风味、探索潮玩设计的灵感与活力、细究印刷包装的匠心与创意、感受纺织服装的质感与潮流。
——我们将推出“一月一文”深读计划。每月推出一篇深度文章贯穿全年,紧扣“设计之美、工艺之美、生产之美、产品之美、人文之美、理念之美”六大维度,挖掘阐释“东莞制造美学”的内涵与外延。

《南方日报·东莞观察》创刊20周年融媒作品展。
我们以脚步丈量智造,用镜头定格匠心,为您呈现东莞制造如何以美学赋能产业,让“硬核”工业绽放“柔软”魅力。
制造之美,美在创新,更美在初心,让我们共同启程。
统筹:靳延明
采写:南方+记者 张帆 章倩倩
摄影:龚名扬 黄政正
【作者】 张帆;章倩倩;龚名扬;黄政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