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国钢铁产业驶入“新质赛道”,95.1%钢企持续实施数智化改造升级

更新时间:2025-08-08 14:54:00

昨天(7日),第14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首次将“新质生产力”纳入主题,我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步伐明显加快。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企业加快技术迭代,实现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目前,我国95.1%的钢铁企业将数字化转型战略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进程,持续实施数智化改造升级:

  • 机器人包括无人化装备应用密度达65台(套)/万人;
  • 82.9%的企业建设了智能集控中心;
  • 63.4%的企业运用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建设数字化工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姜维:数字化转型方面,仅数字化技术在钢铁节能领域的应用,就可以实现节能降碳达到15%;在极致能效方面,累计已经有117家钢铁企业,大概有6.6亿吨的产能参与了“双碳”最佳实践的能效标杆示范厂的培育。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制定了全世界最严格的超低排放限值要求,部分指标超低排放限值,比世界发达经济体平均严格10倍左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姜维:能效标杆培育企业数据显示,2024年钢铁行业实现的总节能达到了1050万吨的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50万吨,或者相当于种植了5.7亿棵树木的年碳汇量。

我国首次发布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蓝皮书

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还首次发布了中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蓝皮书。数据显示,从能耗大户到减碳先锋,中国钢铁行业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低碳革命,为全球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中国路径。

蓝皮书披露,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大力推动超低排放、极致能效、数字化转型等三大改造工程。截至今年7月,已有197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或部分环节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全国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3.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重点工程改造。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 何文波:到2025年对全部产能的80%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并达到新的排放标准。这个标准是中国自身对钢铁生产过程提出的世界上目前为止最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钢铁行业仅针对超低排放改造所增加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我国钢铁行业正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从政策标准制定、技术突破到产业链协同大力推进。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姜维:因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钢铁行业排放与2018年相比,排放的强度下降了一半以上,环保的绩效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还可协同减少1%到2%的碳排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泥巴网 赣ICP备202505557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