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张锦河
中央气象台5月20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5月21日白天,陕西大部、山西中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湖北中西部、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北部、海南岛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有35~36℃高温天气,其中,陕西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山东南部、河南中西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重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湖北西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此外,中央气象台5月20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
据实时气象干旱监测,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东部等地特旱。预计,未来3天,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山西中西部、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降水较弱,旱区部分地区旱情阶段缓和,大部地区仍将维持。

热到烫伤!北方多地地面温度已超70℃
据中国天气网,今天(5月20日),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午后高温区的地面温度普遍超过50℃,山西、河南、宁夏部分站点地表温度超70℃,其中山西阳城(72.9℃)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地温纪录,河南孟州(72.9℃)、祁县(72.1℃)、永济(71.5℃)、万荣(70.1℃)、临猗(70℃)也都打破了当地5月最高地温纪录。

地表测到的温度与气象部门常说的气温其实不是一码事。气温是离地1.5-2米百叶箱里测到的温度,可以代表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基本状况,百叶箱要保持良好通风且避免阳光直射,一般要低于夏天地表温度。
地表温度则是在没有遮挡的土质地表测到的温度,在夏季暴晒的日子里,地表温度会快速上升,特别是午后,远大于百叶箱测量的空气温度。地表温度与地表状况有直接关系,相同气温时,水泥地表温度要显著高于草地的地表温度,热到可能烫伤真的不是开玩笑。
高温橙色预警继续!山西这些地区最高温将升至40℃+
据央视新闻,2025年5月20日下午,山西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警区域为吕梁西部和东部、晋中西南部、临汾、运城、长治西北部、晋城西部。
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其中运城、临汾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此外,上述地区的其余部分县市未来24小时最高气温也将达35℃以上。
气象部门提示,公众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陕西发布节水倡议书
据陕西日报,5月18日,陕西省水利厅、共青团陕西省委和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向全省人民发布节水倡议书。
强化节水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省上下要从思想深处认识节水的重要性,把节水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让“节约每一滴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农业节水要“精打细算”。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省总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农业、水利部门应引导农户及生产主体,依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和旱作农业,推广耐旱品种;要普及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当前正值夏粮产量形成和秋粮播种关键期,各方要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管理,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工业节水要走“集约化、循环化”之路。水资源超载地区要加快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新建工业项目要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避免在缺水地区盲目上马高耗水项目。工业企业要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推广冷凝水回收、循环用水等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城市节水要打好“管网改造、全民参与”的“组合拳”。市政部门要扩大再生水在绿化、道路清扫、生态补水等领域的应用。每个家庭要养成“一水多用”的好习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争做节水行动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青少年要争做节水理念的倡导者、节水行动的践行者。要牢固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养成科学用水、循环用水的良好习惯;主动学习节水知识,积极向家人、朋友和社区宣传节水意义,带动更多人参与节水行动。
全民行动共筑节水防线。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节水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统筹调配水资源,科学制定节水规划。水利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监测,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高校开展“节水进校园”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节水护水知识宣教活动。每位公民都应自觉践行《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动参与节水监督。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拧紧水龙头的小事做起,从农业的‘一垄滴灌’、工业的‘一方循环水’、家庭的‘一盆多用’做起,共同守护三秦大地的每一滴水。”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
河南河北多地热到破纪录,为何高温这么强?
据中国天气网,5月18日开始,北方今年首场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来袭,今明两天,北方高温进入最强时段。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斌介绍,此次高温过程较常年开启时间偏早,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等特点,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是热力中心,陕西西安、河南焦作等地气温可能连续突破40℃大关。
截至今天16时,河南的郑州、林州、安阳、济源、荥阳、孟州和河北的邢台、永年、峰峰、沙河、武安气温均达到41℃或以上,打破当地5月最高气温纪录。其中,郑州为今年首个拿下40℃的省会城市。
为何河南、河北等地高温这么强?张斌介绍,河南、河北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增强,白天接收的热量显著增加,从而引发快速升温。同时,这一带位于太行山东麓,气流翻过太行山产生下沉增温,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明后两天,北方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其中,明天高温范围将达到最大,核心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北部、山东北部等地,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将超37℃,局地可达40℃或以上;后天,高温范围将向南缩减。
北方冬小麦区需警惕干热风,高温过程还将持续多久?
持续晴热少雨天气下,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旱情。目前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一带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冬麦区还将有2至4天的干热风天气,眼下北方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当地农民需注意开展“一喷三防”,或采用微喷灌设备适时适量喷水、降温增湿,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灌浆的影响。
高温还会持续多久?张斌介绍,此次高温持续时间不会太长,22日起天气将迎来转折。在冷空气和降温的共同影响下,22日,北方大部气温将逐渐下降,高温范围明显缩减;23日气温还会进一步下跌,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5℃以上,冷热反差明显。

大范围晴热高温来袭,多地酷暑难耐,大家需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开10时至16时高温时段出行,外出做好防暑防晒措施。此外,本周北方气温变化较大,多地将经历从常年少见的暖热到气温明显偏低的快速转换,建议大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及时调整着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陕西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