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道道彩虹横跨松花江的吉林江湾大桥、壮观的立转式开启桥——天津响锣湾开启桥……三十四载寒来暑往,曹景以桥梁设计者追求完美之匠心,坚守服务城乡建设之初心,用上百座遍布大江南北的精彩桥梁,不仅让自己成长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更为筑就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之路作出自己的贡献。
吉林江湾大桥,如同道道彩虹横跨700多米的松花江面,是曹景终身难以忘怀的一个作品。当年,他面对眼前的滔滔松花江水,脑海中闪现着:“方案如果采用拱桥的形式,就会与水面、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再采用连续无推力系杆拱桥,则可形成跳跃的视觉效果。”为更好完成设计方案,他翻阅大量技术资料,积极向前辈们学习,结合金钢桥设计经验,提出三跨双悬臂中承式连续系杆的桁式结构体系,设计成果获得发明专利、科技进步奖。
海河下游,有一座壮观的立转式开启桥——响锣湾开启桥,开合之间气韵不凡。建设中,为攻克滨海地区软土地质复杂、特殊桥型结构精度要求高等难题,曹景带领团队一起日夜奋战,历经设立课题,研究、计算、分析、实验等几十次艰难“闯关”,通过采取箱梁与枢轴胀套连接设计技术以及高精度可调式轴承座设计技术,以最佳方式解决了高角度开启的稳定性问题,3分多钟完成开启与闭合,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开启桥设计、建造能力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样地处滨海新区的中央大道海河沉管隧道工程,是国内第一个高震区、北方首座沉管隧道,他同设计团队一起解决了高震区沉管隧道的抗震设计以及软弱地基管段基础处理,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让海河两岸间的车程大大缩短,为城市开发开放作出了设计者的贡献,依托项目的科研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做好桥梁设计,就必须敢于突破,用最新最优的技术手段打造过硬工程!”曹景如是说。当前,他带领设计团队在“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积极投身城乡建设行业由AI人工智能与BIM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设计和工程建设效率不断奋发努力。
(天津工人报记者王洪宇)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