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
“我坚信,在中国主持下的天津峰会将成为上合组织历史上新的里程碑,并将促进多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日前,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畅谈哈中合作新机遇与上合组织发展新愿景,还特别描绘了他眼中的天津图景。
天津印象:“一带一路”的东北门户与战略支点
“天津是中国海铁物流最重要的枢纽之一,实质上是‘一带一路’倡议向东北方向的‘门户’。”努雷舍夫很看重天津的重要地缘价值,他说,即将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对哈萨克斯坦具有特殊意义。
努雷舍夫特别指出天津与哈萨克斯坦的紧密联系:“我们将天津视为扩大进出口路线的关键伙伴,更是联合开发港口和仓储基础设施的战略支点。”
“地方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努雷舍夫表示,今年前8个月,哈萨克斯坦16个地区的领导人访问了中国,创下历史纪录。
谈及对天津峰会的期待,努雷舍夫充满信心:“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世界级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的组织能力,将为这场盛会注入独特魅力。相信这里达成的共识将成为推动区域合作的新引擎。”
经济动脉:中欧班列跑出合作加速度
“中欧80%的陆路运输经过哈萨克斯坦,去年我们的铁路货运量飙升至3200万吨!”努雷舍夫用数据展现中哈经贸合作的蓬勃生机。他如数家珍地列举合作成果: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东大门无水港、阿克套港口基础设施、“双西公路”(欧洲西部—中国西部)交通走廊。
努雷舍夫同时透露,哈方正在研究新的战略方向:建设阿亚古兹—塔城第三条铁路线,提升阿克套港的集装箱处理能力,发展巴克特无水港项目……“这些工程完成后,亚欧物流版图将再次改写。”努雷舍夫兴奋地描述这条新的经济动脉。
提及能源合作的新突破,努雷舍夫特别强调,上合组织如今汇集了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对当前世界能源市场产生着重大影响。“在阿斯塔纳峰会上通过的《上合组织成员国至2030年能源合作发展战略》,正推动我们由传统能源伙伴向绿色能源联盟转型。”努雷舍夫表示。
民心相通:冬不拉与鲁班工坊的双向奔赴
当话题转向人文交流,努雷舍夫兴致勃勃地介绍:“哈萨克斯坦历来是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我们重视上合组织框架内的人文合作,正推动创意手工业、数字文化遗产平台、教育合作等多个项目。”
“目前有超过4000名哈萨克斯坦学生在中国学习。我们与天津职业大学合作,在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建立了第一所鲁班工坊,培养机械工程人才。今年还将启动第二所,专注于IT领域。”努雷舍夫说。
当问及哈萨克斯坦传统艺术如何在中国展示时,努雷舍夫介绍:“我们在长城上拍摄音乐视频、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文化日’、在旅游年活动中展示冬不拉……位于北京的哈萨克斯坦文化中心将成为常态化的展示平台。”
“去年‘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在中国成功举办,今年我们启动‘中国旅游年’,未来还计划推动哈中文化交流年。”努雷舍夫将这些互动比作“对信任的长期投资”,“当年轻人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技艺,民心相通的桥梁就真正搭建起来了。”
努雷舍夫最后表示:“天津峰会将见证‘上海精神’在新时代的绽放。我们始终是上合组织最积极的引擎之一,愿继续与中国携手,推动多边合作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共建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记者 孙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