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能登上国家重大活动的观礼台,这是此生难忘的荣耀!”57岁的黄红缨在电话那头语气激动,作为贵州妇女界的优秀代表,她受邀前往北京参与九三阅兵,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多年付出的肯定,更是贵州妇女群体的骄傲。
黄红缨(左一)与中国网球运动员郑钦文。
此次参与九三阅兵观礼,黄红缨有着特殊的身份——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据了解,本次受邀参与观礼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13人,均为近五年在妇女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而黄红缨便是其中之一。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能成为这13人中的一员,我既激动又感恩。”她坦言,最初得知自己被全国妇联推荐时,一度不敢相信,“在我的认知里,全国三八红旗手已是女性的至高荣誉,没想到还能成为标兵,更能受邀参与如此重要的国家活动。”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黄红缨多年来扎根基层、服务妇女群众的坚守。2012 年,黄红缨从湖南来到贵州黔南州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
彼时,这里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交通闭塞,水、电、路、信“四不通”,村民生活困苦,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老弱妇孺。看到这番景象,黄红缨暗下决心,要改变这里的面貌。
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一景。
她决定开荒种茶,开启二次创业之路。在亲朋的质疑声中,她带着全部积蓄和团队入驻建中镇。创业初期困难重重,没有路,她就带领团队开山劈石、平整土地;缺乏经验,第一批价值上百万元的黄金芽茶树苗遭遇冰雪凝冻,折损殆尽。但黄红缨没有放弃,她咬着牙坚持,带领村民们吃住在山上,住简易板房,喝山塘水,历经艰辛,终于在这片荒山上种出了希望。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黄红缨的茶园从最初的3000亩扩展到如今的1.2万余亩,打造了贵州第一家制作工艺老白茶的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茶园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改变了当地妇女的生活。采茶工中80%以上是农村女性,她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四五千元。黄红缨还通过技能培训帮助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她邀请专家为茶农授课,累计培训5000多人。
截至2024年,她的企业累计投资2.4亿元,提供逾1800 个就业岗位,年均发放劳务工资2000余万元,带动209户脱贫户实现自主增收。黄红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贵州巾帼的担当,也因此赢得了诸多荣誉,成为贵州妇女群体的榜样。
电话里,为了此次北京之行,黄红缨透露做足了准备。平日里常年与农民打交道、从不化妆的她,此次特意邀请专业化妆师和理发师定制了形象。
照片里,化着精致妆容的她笑容可掬,眼神中怀揣着满满期待。“这不是个人形象的小事,我代表的是贵州妇女同志,要展现出我们贵州女性的精神风貌。”她认真地说。
不仅如此,为了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黄红缨还专门购置了一台微单相机。“年纪大了,对互联网工具没那么熟悉,但我还是想亲手拍下祖国的强大,留下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她笑着说,虽然操作起来可能有些吃力,但想到能定格阅兵现场的震撼画面,一切都值得。
“我从小就有军人梦,听着英雄故事长大,对军营有着特殊的情结。”黄红缨回忆,自从有了电视机,每次阅兵她都会准时守在屏幕前,从未错过。
但过去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亲身站在观礼台上,近距离感受那份庄严与震撼。
“以前在电视上看阅兵,就觉得热血沸腾。想到这次能现场见证,我现在就忍不住激动。”她说,这不仅是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更能亲眼看到祖国的发展与强大,这份经历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这不是普通的观礼,是国家对我们基层工作者的认可,更是对女性力量的肯定。”
谈及此次观礼,黄红缨说得最多的是“责任”。“以前我只想着把自己的事做好,带领姐妹们把日子过好。现在有了这份荣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表示,此次北京之行,不仅是去感受荣耀,更是去学习、去汲取力量。
“我会把这次经历带回贵州,分享给身边的姐妹们,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国家对妇女群体的重视。”黄红缨表示,未来会继续扎根基层,助力更多妇女就业创业,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
“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就要做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的事,不辜负这份信任。”黄红缨说。
记者 周梓颜
视频制作 彭佩